• 科學家發現一種沒有致幻副作用的鎮靜藥

    2022-05-19新聞資訊

    表達 psychLight 的海馬神經元

    這是培養的分離海馬神經元瞬時表達 psychLight1 和 psychLight2 的代表性圖像。比例尺,20 毫米

    MCV2011專業版金相圖譜分析軟件系統
    MCV2011專業版金相圖譜分析軟件系統

    鎮靜藥物已顯示出治療神經精神疾病的前景,例如抑郁癥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然而,由于它們的幻覺副作用,一些研究人員正試圖找出可以提供鎮靜藥益處而不引起幻覺的藥物。在 4 月 28 日的《細胞》雜志 上,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通過開發一種稱為 psychLight 的基因編碼熒光傳感器確定了一種此類藥物,該傳感器可以通過指示化合物何時激活血清素 2A 受體來篩選致幻潛力。

    “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長期以來一直用于治療抑郁癥,但我們對其機制知之甚少。它就像一個黑盒子,”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醫學系副教授、資深作者林田 (@LinTianLab) 說。“這種傳感器使我們能夠在動物學習或承受壓力時實時成像血清素動態,并實時可視化感興趣的化合物與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模擬的 psychLight 結構

    這張圖片顯示了 psychLight 的模擬結構,由 5-HT2AR(灰色)、一個鏈接器(洋紅色)和一個 cpGFP(綠色)組成——白色背景

    物美價廉的一次性折紙顯微鏡

    在我們大家的印象中,顯微鏡是一種高精密度的科學儀器,顯微鏡中的光學部件不僅價格昂貴同時又非常易損。不過現在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位名叫Manu Prakash的工程師研發出了一種一次性紙質折疊顯微鏡Foldscope。

    Tian 的實驗室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化學系助理教授 David E. Olson 的實驗室合作,后者的實驗室專注于藥物發現。“這篇論文是一項非常協作的成果,”該研究的合著者奧爾森說。“我的實驗室對血清素 2A 受體非常感興趣,它是鎮靜藥物和經典抗精神病藥物的靶標。Lin 的實驗室在開發用于血清素等神經調節劑的傳感器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對我們來說,一起解決這個問題非常有意義。”

    專家認為,與現有藥物相比,使用鎮靜藥的好處之一是它們似乎可以促進神經可塑性——本質上是讓大腦重新連接自己。如果被證明有效,這種方法可能會導致藥物在單劑量或少量劑量中起作用,而不必無限期服用。但研究人員不知道的一件事是,患者是否能夠在不經歷治療的“鎮靜之旅”部分的情況下獲得神經可塑性的全部益處。

    在論文中,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使用 psychLight 鑒定了一種名為 AAZ-A-154 的化合物,這是一種以前未研究過的分子,它有可能作用于大腦中的有益通路,而不會產生致幻作用。“鎮靜療法的一個問題是它們需要醫療團隊的密切指導和監督,”奧爾森說。“一種不會引起幻覺的藥物可以在家中服用。”

    血清素 2A 受體,也稱為 5-HT2AR,屬于一類稱為 G 蛋白偶聯受體 (GPCR) 的受體。“超過三分之一的 FDA 批準的藥物靶向 GPCR,因此這種傳感器技術對藥物開發具有廣泛的影響,”Tian 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BRAIN Initiative 的特殊資助機制使我們能夠采取冒險和激進的方法來開發這項技術,這可以為發現更好的無副作用藥物和研究大腦中的神經化學信號傳導打開大門。

    關聯產品: 其他配件

    相關內容


    桃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