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和非洲發現的外來掠食性雙髻蠕蟲物種
Humbertium covidum,一種在意大利發現的侵入性雙髻蠕蟲。
來自歐洲(法國和意大利)和非洲(馬約特島)的兩種新的具有潛在入侵性的錘頭扁蟲
在歐洲和非洲發現的“外星”掠食性雙髻蠕蟲物種——包括一種壯觀的呈虹彩的綠藍色標本。
全球化的后果之一是入侵植物和動物物種的無意傳播。陸地扁蟲已經入侵了整個世界,主要是通過植物貿易。現在有十多種物種廣泛分布,例如Obama nungara(原產于阿根廷)、Platydemus manokwari(來自新幾內亞)和Bipalium kewense(來自東南亞)。
Diversibipalium mayottensis,一種在馬約特島發現的雙髻蠕蟲入侵物種
由 ISYEB(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 Jean-Lou Justine 教授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報告了對兩種新的錘頭扁蟲的描述。這是對這些物種的第一項研究,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PeerJ上的一篇文章中報道。
陸地扁蟲是土壤動物的捕食者,包括蚯蚓、蛞蝓和蝸牛。當它們被引入新環境時,它們對土壤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構成威脅。錘頭扁蟲是這個家族的特殊成員,頭部較寬。科學家已經描述了許多種錘頭扁蟲,不是來自其原產地的標本,而是來自已經入侵的國家的標本。例如,在美國發現的兩個物種,即Bipalium pennsylvanicum和Bipalium adivitium就是這種情況,它們起源于亞洲,但沒有來自任何亞洲國家的報道。這篇新論文中描述的兩個新物種遵循類似的模式。
該研究突出了外來物種的問題,以及它們成為入侵物種的潛力。它們是對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之一,對經濟產生了相當大的成本影響。使用了全方位的技術,包括公民科學、實地考察、宏觀攝影、經典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中的新一代測序。
錘頭扁蟲包括陸地扁蟲中的一些“巨人”,其中一種長達一米。然而,這里描述的新物種很小,這可能解釋了為什么它們之前沒有引起研究人員的注意。
作者寫道,第一個新物種被命名為Humbertium covidum,指的是在全球大流行導致的封鎖期間完成的工作,并“向COVID-19的受害者致敬”。它在比利牛斯-大西洋(法國)和威尼托(意大利)的兩個花園中被發現。它很小(30 毫米),呈均勻的金屬黑色,在錘頭扁蟲中是一種不尋常的顏色。通過對其腸道內容物的基因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扁蟲以小蝸牛為食。該物種的起源可能是亞洲,它具有潛在的入侵性。
第二個新物種被命名為Diversibipalium mayottensis,僅在馬約特島(印度洋莫桑比克海峽的一個法國島嶼)發現。該物種很小(30 毫米),在棕色底色上呈現出壯觀的綠藍色虹彩。包括有絲分裂基因組在內的遺傳分析表明,該物種是所有其他錘頭扁蟲(Bipaliinae 亞科)的姐妹群,因此對于了解這些蠕蟲的進化具有特別的意義。它的起源可能是馬達加斯加,在過去的某個時間,人們會不經意地將它帶到馬約特島。
Jean-Lou Justine 說:“由于大流行,在封鎖期間,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家,我們的實驗室也關閉了。不可能進行實地考察。我說服我的同事收集關于這些扁蟲的所有信息,進行計算機分析,最后寫出這篇很長的論文。我們決定將其中一種物種命名為“ covidum ”,以向大流行的受害者致敬。”
除了經典的解剖學和形態學描述外,研究人員還使用完整的有絲分裂基因組的特征來表征新物種。具有約 15,000 個堿基對的線粒體基因組(或有絲分裂基因組)提供了大量信息,尤其是有關其基因的詳細信息。之前研究過四種陸地扁蟲的有絲分裂基因組的研究人員在這里描述了五種錘頭扁蟲的完整有絲分裂基因組。完整的有絲分裂基因組和其他通常用于系統發育的序列,例如小和大亞基核糖體RNA(SSU 和 LSU)的序列,使研究小組能夠提出對錘頭扁蟲(Bipaliinae 亞科)內部關系的第一個分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