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視野顯微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016-07-13技術資料
暗視野顯微鏡(dark field microscope)的聚光鏡中央有擋光片,使照明光線不直接進人物鏡,只允許被標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線進入物鏡,因而視野的背景是黑的,物體的邊緣是亮的。利用這種顯微鏡能見到小至4~200nm的微粒子,分辨率可比普通顯微鏡高50倍。暗視野顯微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原理:暗視野顯微鏡是利用丁達爾(Tyndall)光學效應的原理,在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基礎上改造而成的。暗視野聚光器,使光源的中央光束被阻擋。不能由下而上地通過標本進入物鏡。從而使光改變途徑,傾斜地照射在觀察的標本上,標本遇光發生反射或散射,散射的光線投入物鏡內,因而整個視野是黑暗的。
2、適用范圍:暗視野顯微鏡常用來觀察未染色的透明樣品。這些樣品因為具有和周圍環境相似的折射率,不易在一般明視野之下看的清楚,于是利用暗視野提高樣品本身與背景之間的對比。這種顯微鏡能見到小至4~200nm的微粒子,只能看到物體的存在、運動和表面特征,不能辨清物體的細微結構。
3、使用方法
(2)選用強的光源,但又要防止直射光線進入物鏡,所以一般用顯微鏡燈照明。
(3)在聚光器和標本片之間要加一滴香柏油,目的是不使照明光線于聚光鏡上面進行全反射,達不到被檢物體,而得不到暗視野照明。
(4)升降集光器,將集光鏡的焦點對準被檢物體,即以圓錐光束的頂點照射被檢物。如果聚光器能水平移動并附有中心調節裝置,則應首先進行中心調節,使聚光器的光軸與顯微鏡的光軸嚴格位于一直線上。
(5)選用與聚光器相應的物鏡,調節焦距,找到所需觀察的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