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大量的先進教學設備(如便攜式顯微鏡、一體化多媒體講臺、電子白板、多媒體影音系統)大量進入學校教學,大大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一些傳統的教學裝備的不足也凸顯出來,日常教學的數碼化、系統化成為教學方法的新趨勢,分享型教學也是在這基礎上誕生。那么便攜式顯微鏡和傳統臺式光學顯微鏡相比,有什么優點呢?
目前,工業機器人已經大量應用在汽車制造、機械加工、電子電氣等領域,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為22.5萬臺。前四大公司的全球市場份額均超過了10%,依次為日本的發那科為16.6%,德國的庫卡為11.2%,瑞士的ABB為10.8%和日本的安川電機為10.7%。
汽車工業是機器人應用Zui廣泛的領域,汽車制造的高度自動化使得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工廠里。然而這還不夠,互聯時代對工業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動化工廠進一步升級,增添了互聯的概念:把工廠的機器以及人連接到網絡中去,機器與機器之間、人與機器之間實現對話。
“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系統建設目標:從柔性制造、自動化物流、制造系統仿真、數字化車間管理與控制、生產自動化控制等方面考慮,建立MES實訓系統的軟硬件環境,搭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隨著醫療水平和醫療器械的不斷提高和更新,一次性注射針以其方便、衛生的特點深受用戶的喜愛,其需求量也迅速增大,而針頭外觀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一次性注射針的質量。所以為了減少不合格品的數量,需要增加檢測工序。手工外觀檢驗和產品標記昂貴和不可靠。同時又意味著不近人情的單調工作。這里,自動化機器視覺系統提供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
近年來,工資上漲和勞動力短缺也促使企業加大投資自動化技術,以提高生產效率,機器視覺正是可以幫助工廠減少污染并且以更低的成本獲得高效率的工具。
圖像傳感器是各種工業及監控用相機、便攜式錄放機、數碼相機,掃描儀等的核心部件,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現在已經延伸到了玩具、手機、PDA、汽車和生物等領域。隨著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固態成像應用的飛速發展,CCD技術和制造加工在光學特性和成像質量方面得到了Zui優化。
機器視覺的集成和設計面臨各種來自硬件、軟件和電子方面問題的挑戰,如果忽視光學性能規格,不了解如何評估光學器件,用戶挑選合適的機器視覺鏡頭將會面臨挑戰。通過了解10項鏡頭規格,可以幫助集成商和用戶挑選鏡頭,來優化或評估各自系統的性能。
機器視覺使機器人具有視覺感知功能的系統,是機器人系統組成的重要部分之一。目前,廣泛應用于電子、汽車、機械等工業部門和醫學、軍事領域。對于機器人視覺技術的設計,存在以下幾個難點。
2016年2月18日,凌華科技推出Zui新ATX工業母板IMB-M43,業界首款搭載英特爾第六代Intel? Core? i7/i5/i3 (代號Skylake) 系列處理器及Q170芯片組,具備極佳的運算及繪圖能力,Zui多支持五組PCIe插槽,PCIe接口可靈活配置,堅固穩定的I/O接口設計,可滿足工業自動化客戶各種不同的應用需求,為機器視覺及運動控制整合的應用提供大幅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